目前分類:讀... (1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今天早上起得頗早,打開電腦預備開始寫功課前,總會看看幾個部落格,提神醒腦一番。

看到了這篇,令人頗為感動。http://blogs.myoops.org/lucifer.php/2009/02/25/alwaysstandontheeggside

看書總有怪癖的我,只要看過某作家的某本書不錯,如果可能的話,只要他每出一本,我就看一本。

村上春樹的書是一本也沒放過的。最愛的是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及地下鐵事件。很難具體的描述我喜歡甚麼,但我老是覺得,不管是他的小說、散文或是小品,都好像有個奇特的怪叔叔在各種不經意的地方,把他獨特、有趣甚至有些哲理的想法告訴你。而他說故事或描述人事物的方法是這麼的吸引人,而這樣的講稿令我又訝異又感動。

小妹在多年前網路拍賣剛剛開始時,買了一個村上春樹簽名的小包包給我。據說是個去美國玩的女孩與他同班機,拿起新買的一個小綠包包,給他簽了名。看到實品的時候,儘管字跡和曾見過他的簽名這麼的相似,但卻有著不真實的虛無感,這樣的叔叔會幫同機的女孩簽名嗎?但兩三年之後,看到他某本書裡提到他去美國的時間,竟也是這樣的吻合,也許叔叔的個性和我想像的有點點差距啊!

但今天看到他的講稿,清楚的展現了他的思維,非常感動。

「若要在高聳的堅牆與以卵擊石的雞蛋之間作選擇,我永遠會選擇站在雞蛋那一邊。」

「我寫小說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將個體的靈魂尊嚴暴露在光明之下。故事的目的是在警醒世人,將一道光束照在體系上,避免它將我們的靈魂吞沒,剝奪靈魂的意義。我深信小說家就該揭露每個靈魂的獨特性,藉由故事來釐清它。用生與死的故事,愛的故事,讓人們落淚的故事,讓人們因恐懼而顫抖的故事,讓人們歡笑顫動的故事。這才是我們日復一日嚴肅編織小說的原因。」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獨特的,活生生的靈魂。體制卻沒有。我們不能容許體制踐踏我們。我們不能容許體制自行其是。體制並沒有創造我們:是我們創造了體制。」


yiying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上台報告了這學期最後一個報告,終於可以鬆口氣。雖然晚上如願十點半上床,但沒想到今天清晨五點,精神滿滿的,醒‧了!

心裡輕鬆的第一日,收到了週末為自己預定的書。洗澡前,吉本芭娜娜的盡頭的回憶,讓我捨不得放下,直到看完第一篇短篇。

幽靈的家。

篇名看起來有點詭異,也許是男女主角的關係,男生作甜點、瑞士卷,女生作蛋包飯、咖哩雞,不僅是享受食物,或是烹煮食物的過程,食物有種魔力能帶給人幸福。而這書裡傳遞的,是一種平凡的,溫暖的幸福,只要好好的過著每一天,照著自己的信念過好每一天,彷彿幸福就在不遠的轉角等著你。

有人說,吉本芭娜娜是個療癒系的作家。但我卻傾向認為,他為著大人們寫童話,寫出我們心裡的渴望。

經過了三個月不碰閒書的日子,突然非常滿足於這樣幸福的感覺。



yiying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舒國治出了一本新書「台北小吃」,喜歡他清簡的文筆,中午收到了書便迫不及待打開來。

從過去他的文章,便知道他的活動範圍就和我幾乎是重疊,嚴格說來應該算是鄰居,看他遊走著南昌街、永康街、汀洲路、金山南路東門市場一帶,彷彿就是我的生活圈。

離家五分鐘步程的牛雜店,麻醬麵、清燉薑絲九重塔牛雜湯及一疊清淡的豆乾,尤其他的辣椒,非常非常的好吃,一向是我們喜歡的組合。不是什麼名店,也不見招牌或廣告節目推薦。前一陣子E和我走路下班,到了古亭站附近,想找個地方吃飯,我想了想,帶他吃了這餐牛雜湯,E非常滿意,我這才發覺,這是一家好店。

這家店,舒國治稱他為「南昌路底牛雜麵」。看他寫了頭兩段,我不覺得笑開了來。

寫小吃,總先想到往遠處尋覓名店來寫;家門口原本平日在吃的小店倒反而忽略了........。
有這麼一家店,離家頗近
,十多年來,我皆不時坐下一吃,本覺日常例行,不怎麼多想它的佳處;但若說帶香港朋友去吃,此店我絕對敢。這家店沒有店名,招牌只書「牛雜」兩字,店相看似簡略,實則頗可取,

金華街燒餅、古亭果汁吧、師大路永和水煎包、古亭市場水煎包,這些小店都是天天會經過的,正因為就在身邊,反而忽略了他們的好。而南機場、廈門街、師大路、東門市場及永康街,也都是步行可及,想吃的時候,也只要打敗自己的懶惰,穿著短褲涼鞋即可出發。

但他寫成了這樣一本書,一本主要都在台北南區閒晃,停下腳步享受小吃的書。
也許不只是在小吃上,對於周圍的人、感情,一切的種種,如果有多些珍惜與看重,「觀察的眼、細膩的心」,這一路必有一番不同的風景。



yiying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江國香織是奇妙的作家,對感情的觀察和想法總是特異。

 

文字總是輕輕淡淡的,描繪著各色不同卻又看似詭異的感情。即便奇異,卻又彷彿那麼貼近、那麼真實。

整理自己讀過的書,曾出現的關係五花八門:

少婦與少年的愛情(寂寞東京鐵塔)

廝守著卻又各自外遇的夫妻(甜蜜小謊言)

愛得純粹但精神不穩定的老婆、同性戀老公和他的同性小情人(那年,我們愛得閃閃發亮。許多許多年前拍成電影「愛我請告訴我」,認識了豐川悅司)

帶著女兒流浪的單親媽媽(神之船)

寂寞而疏離的夫妻(紅長靴)

沒有戀愛卻又幸福的類宅男兄弟(去愛吧!間宮兄弟)

受到家暴的大姊與感情路皆迥異的兩個妹妹(別煩憂,開心就好)

因第三者而分手的同居戀人,情敵間的感情故事(沉落的黃昏)。

 

常在想,寫出這些故事的作者,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過著怎樣的生活?面對著怎樣的人生?

 

「愛是恆久的神智不清」是江國香織婚姻生活的散文集,這樣的女子,冷靜又有點任任,細膩得有點歇斯底里,卻又熱情得理直氣壯。透過他的筆,寫出了女人特有的執拗與愛,還有男人那種無法被女人理解的種種行為。

 

yiying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最近讀書才發覺,讀書需要心情。

媽媽住院的頭幾天,總要有人在旁邊顧著,看著點滴、扶他上廁所、吃藥、等著醫師來巡房,多半時間他都是昏昏在睡覺。但是,在身旁的我們,總要睜著眼睛,注意著他的一舉一動。在他剛住院的那個週末,讀了兩本書,吉本芭娜娜的羽衣,還有厚厚的、史蒂芬金的勿忘我。

在那樣的環境和心情下,這兩本書巧合的都有著類似的神奇魔力。羽衣講的是一個離開八年感情的女孩,忘了自己要怎麼生活下去,於是回到故鄉療傷的事情。勿忘我則是從一個小男孩說起,從1960年代講到現在,五段故事和不同的主角,環環相扣的討論人性與感情。

這世界縱算紛擾,人生縱算有再多無法預料的事情,在不知名的地方,總有個力量可讓我們依靠,也許是羽衣裡那個似曾相識的男孩,也許是勿忘我裡神秘的布羅廷根先生。

不知道是不是羽衣有著很舒緩的療癒能力,或是史蒂芬金有著很強的說故事技巧。在這之後,在醫院裡,不管看什麼書,都覺得不對勁。連平日喜愛的舒國治,都提不起我的興趣來,流浪集翻了兩頁就沒辦法再讀下去。我想,「流浪」在那個當下,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重要。

今天中午,隨手拿了流浪集,張眼看到一段,不禁會心一笑。這段文字,是在討論旅行中的疲累。

要令自己不懂什麼是累。要像小孩一樣從沒想過累,只在委實類到垮了便倒頭睡去的那種自然之身體及心理反應。
常常念及累之人,旅途其實只是另一形式給他離開都市去另找一個埋怨的機會。
他還是待在家裡好。
即使在自家都市,常常在你面前嘆累的人,遠之宜也。

我看著這本書,想到在醫院的最後一個早上,住院醫師來抽血。住院沒多久,媽媽就成為傳說中血管很難對付的病人。
抽血的時候,他在手臂下墊著半包多一點的衛生紙,想了想,指著流浪集說:「拿那個來墊一下吧!不夠高!」媽媽問他,大家不都手放床上就抽血了,他笑著說:「什麼都不墊也可以啊!可是有了衛生紙和書,你會比較不痛喔!」

yiying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喜歡日劇的人都知道,日本有個向田邦子賞,如果沒記錯的話,阿佑推薦的「女王的教室」,遊川和彥的劇本就得了去年的向田邦子賞。

向田邦子過世也二十多年,雖然他在日本有著國民偶像之稱,是個創作豐沛的劇作家,但直到現在,才陸陸續續的出現了他散文及小說的中譯本。先是「父親的道歉信」,然後出現了這本「向田邦子的情書」,還有他的短篇小說集「回憶,撲克牌」。

好幾個月前,看完了父親的道歉信。向田邦子是個很淡雅細膩的作家,整本書裡充滿了一個又一個小時候的回憶,一幕幕的重疊再重疊。清清淡淡的口吻,講述一個相繫的家族關係,自己和嚴肅爸爸之間矛盾又複雜的情感。讀了向田邦子的情書,才知道,父親的道歉信是他在乳癌的後遺症和罹患血清肝炎的時候,「有種想留下一份沒有特定對象的輕鬆遺書的心情」,因為慣用的右手因生病的關係無法寫字,這本書是他用左手完成的。讀到這裡,我想我得再拿出來好好讀一次,當時讀到很多深刻的好句子,竟是在這樣身心狀態下完成的,就像他妹妹所說,隱含的是真心和真情。

向田邦子的情書,前半部是他寫給N先生的信以及N先生的日記,後半段是妹妹和子的回憶。邦子和N先生是一對超越社會認知的男女關係,沒有同住一個屋簷下,沒有入籍,而N先生分居中,而他當時和N先生的感情,是隱密且家人全然不知情的。也許是因為父親外遇對家裡造成的影響,邦子決定把這段關係變為秘密。從信和日記中,還有後半段妹妹和子的回憶,漸漸的看清楚向田邦子的輪廓。

在家裡的話,會影響我工作進度的有小祿(他的貓)、冰箱、母親和書本。這裡(某飯店)沒有這四點,可是我還是磨磨蹭蹭,說不定我天生就是個懶人。時而看著天空、時而眺望停車場汽車的移動、時而凝視飛來停在欄杆上的麻雀、時而東想西想,其實很花時間的,時間就這樣漸漸的流逝了。如果有不分心的藥,我願意花十萬塊買。

我也很清楚,越是厲害的人越有分寸,越是不厲害的人才會隨隨便便。我雖然清楚這點,卻也沒有辦法,從今天開始我會努力的!

邦子的媽媽回憶邦子曾說,人從呱呱墜地起便背負苦難,差別只在於有沒有說出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該如何度過,就要靠智慧了。最好不要太在意,經過一些時間,再回頭看,會覺得是笑話一樁。

妹妹和子寫道:「有沒有人心中是沒有秘密的?懷抱著不可告人或不欲人知的秘密生活,有的人的秘密讓生活變得明朗,成為生命的激勵。有的人可以讓秘密變成生存的動力,直到今天我才知道邦子就是這樣的人。」

我們家坑坑疤疤的,「冷風」常常穿過縫隙吹進來,有一堆問題,所以常常要花腦筋想想、彼此安慰。在這裡,我們學會發覺、理解人們的傷痛。如果什麼是都沒有,也許就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這麼想的話,就不會覺得太討厭了吧。任何事情都會因為正面的想法、心情,而有加分的效果。因為能加分所以才好玩、才有趣。

書的封面是向田邦子的側面照,據說他會自己作帽子、衣裙及織毛衣,樣貌清麗而帶些英氣。

yiying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這本書買了很久,但,書評越豐富,就越遲疑拿起書來看。這不知是什麼樣的詭異心態。

不過,週末一拿起來,就不由自主的看了三百頁。第二次拿起來,就意猶未盡的拼到了最後一頁。我想,自從大塊出版社的「愛情盛宴」後, 很久沒有這麼暢快的看完一本厚厚的書。風之影,的確名不虛傳!直到今天,書裡的人物,還在腦子裡轉啊轉!

除了緊湊的情節、鮮明的人物外,還有讀起來相當震撼的句子。

「我們每次在評斷他人的時候,總是不經意的傳達了我們對人的歧視,直到他們不在了,我們才覺悟。他們離開了,因為他們從來就不屬於我們。」

「你看到每一本書,都是有靈魂的。這個靈魂,不但是作者的靈魂,也是曾經讀過這本書,與它一起生活、一起夢想的人留下來的靈魂。每一本書,每一次換手接受新的目光凝視書中的每一頁,他的靈魂就成長一次,也茁壯一次。」

「閱讀的藝術正在緩慢消逝中,因為看書是很私密的活動,一本書就像一面鏡子,我們必須有足夠的內省能力,才能在書中觀照自我。」

少見的官方網站,也值得一看!

風之影 官方網站  http://www.booklife.com.tw/wind.asp





yiying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對於日本作家細膩而貼近的書寫方式非常心服,江國香織就是一個讓我這樣喜歡的作家。
人與人間關係的描繪,對環境具體而不著痕跡的敘述,層層疊疊的架構出他要說的故事。在溫柔的語句下,隱藏著絕對的堅持。
這本書,寫的是三個戀愛觀截然不同的姊妹,面對姊姊身陷家暴的態度與處理方式。
大姊麻子結婚七年,認為「分離比相聚的時候,更能發揮結婚的效果。」。也的確是這樣,麻子遇到的是自大又自卑的施暴丈夫,分離,的確能讓他稍稍減輕痛苦。
二姐治子過著同居生活,認為「只要有值得投入的工作,和相親相愛的男人。人生,還有什麼遺憾?」。不過,治子老是遇到相愛但又不獨立的男人,對於懦弱的男人,總是又愛又憐。
29歲的小妹育子不相信愛情,「能夠理解的他人之間的關係,只剩下友情、信賴和肉體關係。」有著奇異的感情關係。
這樣三個姊妹,不同的人生態度,遇到事情時,也有完全不同的處事風格。互相瞭解對方,但同時也不能理解為何姊姊或妹妹老是要這樣。但不論個性差異有多大,正因為身為一家人,發展出另一種融洽的相處模式。
書中對於大姊麻子的心理狀態,用相當鮮明的方式刻畫出忍受、恐懼、原諒與再受傷害的不斷循環。藉由媽媽、兩個妹妹、另一個家暴受害者的角度,傳達出身為家人或非當事人對於家暴事件發生時的憤怒、不安、亟欲保護姊姊的心情。
對於一個家庭暴力的受暴者,究竟何處才是出口?何時才能解脫?他們在擔心什麼?畏懼什麼?為何受到暴力卻還在丈夫的道歉聲中,選擇回頭?
沒能說出口的原因,錯綜複雜。就像是「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中的兄弟姊妹,或許是不知道能去那裡尋求援助,也或許不知道能得到什麼?或許只是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處境及恐懼。
雖然只是閱讀,但也彷彿感染到萬分之一的痛苦和驚恐,而這萬分之一,竟這麼真實的,讓我久久難以忘懷。



yiying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沙門空海看到了第四集,從「入唐」開始,經歷了「索妖」、「咒俑」、「牡丹」,長恨歌、楊貴妃都出現了,白居易、柳宗元還有韓愈也都從古書中,走進這個神怪故事裡。
小學時曾經好好的背過長恨歌,不是因為想當文學兒童,而是天天從新店搭車到公館上學,放學同行的,總有個隔壁隔壁班的男生,喜歡背這個給我聽,背著背著,車子就從公館晃到了七張,跟古典氣質小男孩同行久了,也沾染了那麼一點味道。不過,這兩天無聊的時候自己背背看,到楊貴妃華清池洗完澡,就怎樣也想不起來接下來是什麼了!
京都也有個地方和楊貴妃及空海有關--泉涌寺。不是那種大名鼎鼎的寺廟,第二次到京都,特地去洛南拜訪,為了就是那裡的唐式建築。
還記得是搭公車,下車的地方怎看也看不到名勝在哪裡,沒有名產店,只有超市、果菜店、肉店和小學。彎進巷子裡,走了許久,才看到在群樹掩蔽下,位於下坡盡頭的泉涌寺。
唐風建築很美,加上那天泉涌寺有個特別的活動,唐卡出現在堂前廣場,周圍架了一堆非常專業的相機,色彩絢爛的唐卡映著黑色屋瓦、碎石地、四周鬱鬱綠樹,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在楊貴妃觀音堂之外,還有一棵楊貴妃櫻,日本有個傳說,楊貴妃並沒有死在馬嵬坡,而是偷渡到了日本,這棵櫻樹,也和傳說有關。
看了沙門空海,找了資料,才知道泉涌寺是弘法大師空海創建的,裡面有一座楊貴妃的觀音堂,有一尊楊貴妃觀音,據說是唐玄宗給的,從中國渡海到日本。不過楊貴妃觀音百年才開放一次,無緣相見。
看了這書,想到童年,還有京都。



yiying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年愛看日劇和日本小說的我,一直忽略著「陰陽師」。
主要原因是不太喜歡這類的題材,除了勉強的看過聊齋誌異之外,對於鬼怪類的東西,一向敬而遠之(也許是害怕半夜跟他相遇)。雖然知道有很多陰陽師迷,京都也有許多晴明迷不可不去的地方,但不管陰陽師的電影、日劇、書或是漫畫,都一律缺席!
不過,某天中午休息時間在書店,發現了這本書,想起了年少時看高陽歷史小說的瘋狂,竟也開始聽夢枕貘先生講故事,一起回到唐朝 回到長安城!
夢枕貘先生真的是個講故事的高手,字句輕快、出神入化,場面、人物更是活靈活現,讓人放不下手中的那本書!
正在看著第一卷「入唐」,空海剛從日本出發,海上旅行到福州,一路走到長安城,看到了一隻貓怪、一隻杓子怪,期待接下來的旅程!
--------------------------------------------------------------------------------
沙門空海之唐國鬼宴【卷之一】入唐
作者:夢枕貘/著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5 年 07 月 01 日
大唐朝貞元二十年(西元804年),首都長安妖異事件頻傳,一隻口吐人語的黑色妖貓侵入金吾衛官員劉雲樵家中,作威作福,佔奪其妻。最後並預言:德宗皇帝即將駕崩!輝煌壯麗的長安全城籠罩在一股詭譎的妖異氛圍之中。
與此同時,日本國所派遣的學問僧空海與儒生橘逸勢在歷經海難漂泊之後,排除萬難,順著運河,往長安城前進。兩人在洛陽邂逅到了一位謎樣的道士,而與長安城妖貓事件有了第一次的接觸。深藏不露的空海與天資聰穎橘逸勢於是一步步捲入唐國的妖異鬼宴風暴之中……。



yiying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京都 我應該是已經中了毒
喜歡京都的理由很簡單
京都就是有種古味
這味道自己很難用文字或語言描述
但我一翻開這本書就愣住了
啊 就是這樣的啊!
這世間原來有人 能把一種意境 一種想法
清清楚楚的 用精簡的文字呈現出來

遊人至京都,多為賞看寺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在今日,惟京都可以寫照。 我們於古代風景的形象化,實有太多來自唐詩。 因唐詩之寫景,也導引我們尋覓山水所探之視角。 又有一些景意,在京都,恰好最宜以唐詩呼喚出來。如「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或如「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乃前者之盼雪,固我們在台灣無法有分明之四時、不易得見;而後者之「旅館」辭意,原予人木造樓閣之寢住空間,然我們恁多華人,竟不堪有隨意可得之木造旅館下榻,當然京都旅館之寶貴愈發教我們疼惜了。 許多古時設施或物件,他處早不存,京都亦多見。且說一件,柴扉。王維詩中的「日暮掩柴扉」、「倚杖候荊扉」、「倚仗柴門外」在此極易寓目。

舒國治前幾年出過一本「理想的下午」
書評非常好
也許因為對於散文興頭已過
寫得好的又不多見
我總是提不起興趣去看一眼
但這本門外漢的京都 不僅主題對了味
看了之後 驚為天人
好久沒讀到這麼文字精簡的文章
不但回憶起京都一窗一瓦 那隱身於巷弄的風情

yiying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秘密結晶---記憶掃蕩與消滅

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思索,這個島上最初消滅的到底是什麼? 「在妳出生之前,島上曾經有好多好多東西。晶瑩剔透的、芳香宜人的、閃閃發亮的、光艷動人的……總之,有許多妳做夢也想不到的美好事物。」 小時候,母親經常告訴我這個故事。 「不過,令人傷心的是,島上的居民無法把這些美好事物永遠留在心裡。只要生活在這個島上,內心的東西就會一個接一個失去。我想,不久之後,妳即將失去生命中第一個東西。」 「會很可怕嗎?」我擔心地問母親。 「不,妳不用怕。失去的時候,既不會痛,也不會難過。清晨,當妳在床上醒來時,一切都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妳不妨閉著眼睛,豎耳傾聽,感受一下清晨空氣的流動。一定可以感受到和昨天不太一樣。然後,妳就會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麼、有什麼東西在島上消滅了。」

 睡前拿起
沒想到一看就停不下來
 直到凌晨兩點多
這是一本寂靜清冷的小說
小島上 消滅是生活中的一部份
當秘密警察要消滅某項事物的時候
不僅事物本身要消滅
所有出現這事物的東西也要一併消滅
包括人的記憶
被消滅的事物消失後
再也沒有人記得
就像消滅玫瑰時
新鮮而無暇的花瓣佈滿了整個河面
過了兩天

yiying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只要有人真心堅持其是,世界就會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對他敞開胸懷。 雖然每天都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事情而茫然的過去,但是生活裡面還是有各式各樣的聯繫,像晨曦中晶瑩發光的蜘蛛絲般,最後呈現出美麗的形狀來。 雖然蜘蛛網裡也有乾透的蟲屍等許多乍看醜陋的東西。可是當你專心凝看時,會發現出現在上面的都是美麗而無可替代的東西

 當然也不是沒有使命感,只是沒有選擇別的人生,自然而然走到那一步,無奈之下,只好用心地參加每一天。 那種懸在半空的人生幸福很難用言語道盡。



yiying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現在仍無法戒除對於書的癖好
喜歡的作家
總是想盡辦法將他'所有'的作品收集到
不過 看著書架已經呈現併排停車的狀態
總會幻想自己能改掉這個毛病!

當然有人說 為何不站著在書店把書看完
這樣就不用什麼書都抱回家放著?
有個書怪癖的我
就會滔滔不絕的講出一百個不在書店看書的理由
1.站久了腳會酸→對身體有害
2.書店裡的音樂無法配合我看書的心情→對心情有礙
3.沒有人買書 就沒有"投入",沒有投入,就沒有"產出",怎能讓出版界的經濟蕭條呢?→對經濟無益
4.看別人的書必須小心翼翼,不能留下任何看過的痕跡,所以在書店書拿久了,肩膀肌肉自然僵硬→對健康有害
5.書店的空間多半不舒適,站在書架前不但擋路又擋著別人找書→對他人不便
6.若非擺好優美的姿態,會破壞書店的"風景"→對景觀無益
7."書店又不是圖書館",小時候聽過書店老闆罵過別人,從此留下心裡小小的陰影→對心理有傷
8.誠品書店雖然書齊、空間舒服、音樂有品,但是,曾幾何時,敦南誠品竟然成為朋友見面的秘密基地,站在那兒看書半小時,手機聲響不斷。可以目睹三攤朋友相聚、兩對網友相認。劇情精彩,加上偷窺的好奇心(當然他們自己音量之大,也不容旁人忽略),書沒專心看多少,到是見識增長了不少→對見識有助,但對讀書無益
9.好書值得細細回味,不同時間、不同季節、不同年紀,都會有不同感想
10..........

yiying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妹尾河童是個有趣的作家
 其實他的本職是舞台設計
 但是他對事物有趣的觀點、輕鬆的語調還有細膩插圖
 成為他與眾不同的特色

 之前看過他的「窺看歐洲」「窺看印度」還有「廁所大不同」
 覺得他是個有趣的怪先生
 為何在旅行中可以花這麼多時間
 專注於這些平凡人可能忽略的細節
 這本啃醃蘿蔔的後記 有著有趣的解答

我喜歡和未知事物相遇的旅行,而且通常是自己一個人上路。 這是因為家人朋友都不喜歡與我同行。 就算我出聲邀請,他們都裝作沒聽見。 我再問一次,這時候對方會很明確地大搖其手,隨之逃之夭夭。 理由是,「你只要遇到感興趣的事物就擅自脫隊,完全忘了同行的人」。 我確實有這種令人討厭的習慣。而這次「邊走邊啃蘿蔔之旅」更是讓人倍感淒涼,因為連採訪助理都沒有,都是一個人到處跑。從頭到尾的只有自己的好奇心。

正因為他這樣的好奇心
才能寫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文章
而看似沒什麼大不了的文章
往往又有很多有趣的觀點或是看法

yiying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